全球变暖背景下不同空间尺度降水谱的变化

被引:24
|
作者
吴福婷 [1 ]
符淙斌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降水谱; 全球增暖; 空间尺度; 极端降水; 合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477个地面观测站上的日降水数据分析了中国整个降水强度谱在1961~2008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毛毛雨整体呈现出空间一致的减少趋势,但不同区域的减少幅度存在明显差异.有观测记录的可测降水则表现出显著地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秋季,可测降水部分在98°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普遍减少,而夏季和冬季,在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小雨减少而大雨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我国西部地区,可测降水在4个不同季节都是有所增加的.合成分析的结果显示全球尺度上气温和降水之间存在着准线性关系.不同强度的降水对全球性增暖的响应有所不同,表现为降水谱由小雨向强度较大的降水方向发生偏移.与海洋上的降水相比,陆地上的降水由于受到水汽条件的约束,变化幅度要相对偏小.另外,与全球尺度上的降水相比,区域降水随全球性增暖的变化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很可能是由于局地复杂的地形和下垫面覆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所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64 / 67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中国东部1960~2008年夏季极端温度与极端降水的变化及其环流背景
    李娟
    董文杰
    严中伟
    [J]. 科学通报, 2012, 57 (08) : 641 - 646
  • [2] Trends in Seasonal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during 1961-2007[J]. WANG Yi1, 2 and YAN Zhong-Wei1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Climate-Environment Research for Temperate East Asia,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9(03)
  • [3] Trends in Graded Precipitation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00[J]. 符娇兰,钱维宏,林祥.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8(02)
  • [4]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强度、频率和总量变化
    杨晓丹
    翟盘茂
    [J]. 科技导报, 2005, (06) : 24 - 26
  • [5]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
    魏丽
    蔡英
    张存杰
    冯建英
    杨青
    袁玉江
    董安祥
    [J]. 冰川冻土, 2003, (02) : 135 - 142
  • [6]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
    施雅风
    沈永平
    李栋梁
    张国威
    丁永建
    胡汝骥
    康尔泗
    [J].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 152 - 164
  • [7] 亚洲季风环流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的减弱(英文)
    王会军
    [J].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1, (03) : 376 - 386
  • [8] 近几十年中国极端气候变化格局
    严中伟
    杨赤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3) : 267 - 272
  • [9] 中国降水极值变化趋势检测
    翟盘茂
    任福民
    张强
    [J]. 气象学报, 1999, (02) : 81 - 89
  • [10]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global precipitation extremes[J] . Liu,Shaw Chen,Fu,Congbin,Shiu,Chein-Jung,Chen,Jen-Ping,Wu,Futing.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200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