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治理视角下中国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研究

被引:27
|
作者
丁建彪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关键词
合作治理; 农村; 垃圾处理模式; 治理效能;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20.04.018
中图分类号
X70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有效应对农村垃圾治理失效的局面,中国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和县处理"的模式。这一模式具有投入成本低、运转效率高等优势,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村、镇和县等三级主体有着明确的角色和职责划分,严重限制了三者开展实质性合作的空间。合作的缺失导致处理压力转移至县级层面,而县级主体只能依靠相关企业建设规模大和处理能力强的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并通过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和实施各种利益捆绑来鼓励企业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能力,这又使得前端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失去了实施的空间和机会,陷入了"政府投入资金越多,产出量越大"的"怪圈"。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模式进行优化和升级,引入合作治理机制,实现政府、企业、农村社区与村民等不同主体间的协同与合作,以"零废弃"理念为指引、以制度结构为核心、以技术集成为支撑、以集体行动为保障,构建起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切实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效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操建华
    [J]. 重庆社会科学, 2019, (06) : 44 - 54
  • [2] 规训与惩罚:浙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逻辑分析
    蒋培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3) : 103 - 110+163
  • [3]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与建议
    贾亚娟
    赵敏娟
    夏显力
    姚柳杨
    [J]. 资源科学, 2019, 41 (02) : 338 - 351
  • [4] 美国分散式农村垃圾治理的对策
    李佳
    胡子君
    [J]. 世界农业, 2017, (03) : 33 - 37
  • [5] 广东省农村垃圾产生特征及处理方式的调查分析
    高海硕
    陈桂葵
    黎华寿
    骆世明
    段雄伟
    刘亚玲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7) : 1445 - 1452
  • [6]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调查与实例分析[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张立秋, 2014
  • [7] 集体行动的逻辑[M]. 格致出版社 , 奥尔森, 2014
  • [8] 合作治理[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敬乂嘉, 2009
  • [9] 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著, 2005
  • [10] Measuring wast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using the ‘Zero Waste Index’: the case of Adelaide, Australia[J] . Atiq Uz Zama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