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教师的心理—道德修养

被引:3
作者
班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自觉教育者; 人的建设; 生命自觉; 心理—道德修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43 [教师心理学]; G655.1 [];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2 ; 04 ; 0401 ;
摘要
人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因此,心理修养与道德修养也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对融为一体的心理修养与道德修养称作"心理—道德"修养。高校教师应是自觉教育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使命;意识到自身的心理—道德修养,对培养新一代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师需自觉意识到自己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道德修养;清晰地认识到加强心理—道德修养的途径,自觉地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秉烛沧桑.[M].罗德真;罗一真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我与你.[M].(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三联书店.2002,
[3]  
现代德育论.[M].班华主编;中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4]  
被压迫者教育学.[M].(巴西)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著;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英)彼得斯(RichardStanleyPeters)著;邬冬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6]  
社会学家的沉思.[M].沙莲香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7]  
中学教育学.[M].班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8]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9]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舒新城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10]  
南大毕业典礼;校长最后一课讲"善"...扬子晚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