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

被引:54
作者
孙吉胜
机构
[1] 外交学院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外交; 话语; 十八大; 文化自觉;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义利观;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7.04.001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05 ; 0503 ;
摘要
文化一直是影响国家外交的重要因素,会对一国的外交目标、手段、方式和风格产生直接影响。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外交民族特色也存在差异。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多具备了体现自身文化传统的战略空间与条件,中国外交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构建和完善外交话语体系的任务。在崛起过程中,人们通常用西方理论来解读中国的诸多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导致很多误解和误读。而本文认为,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对中国的道路观、国家观、秩序观、交往观和价值观进行系统梳理,诠释它们与中国外交实践之间的必然联系和逻辑关联,是完善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重要路径,也是把中国知识拓展为世界知识的必然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1
页数:3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3]   近年来“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研究述评 [J].
陈明琨 ;
徐艳玲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6, (03) :94-98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J]. 求是. 2016 (06)
[5]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中的文化因素 [J].
张清敏 ;
田田叶 .
国际论坛, 2016, 18 (02) :34-39+80
[7]   中国外交哲学的探索、建设和实践 [J].
杨洁勉 .
国际观察 , 2015, (06) :1-12
[8]   中国话语与话语中国 [J].
陈曙光 .
教学与研究, 2015, (10) :23-30
[10]   中国文化与中国外交 [J].
吴建民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 (02) :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