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多普勒雷达研究强飑线过程的三维风场结构

被引:39
|
作者
王俊 [1 ]
朱君鉴 [2 ]
任钟冬 [3 ]
机构
[1] 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 山东省气象台
[3] 山东省滨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
双多普勒雷达; 飑线; 三维风场; 强对流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山东齐河CINRAD/SA和滨州CINRAD/SC雷达相距125.5km,组成了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网,利用2004年6月21—22日的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双雷达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结果,并根据双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三维风场研究了飑线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两部雷达探测的回波在水平位置上有2.0km的差别,回波强度滨州雷达低5.2dBz,回波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别,径向速度在可比较的区域一致性很好。飑线不同位置的水平风场结构有很大不同,在飑线北端,低层是气旋性辐合风场,飑线南端是反气旋性辐合风场,而中部沿强对流窄带的前部是偏西和东南风的风场辐合。中高层云中风逐渐转为西北风,强对流回波带上空对应辐散风场;垂直于强对流带方向的风场垂直结构表明:成熟阶段,强对流窄带前部的低层是入流气流,即东风气流,它与对流带后部的西风相遇后向上倾斜上升,在中高层向前流出形成飑前砧状云。减弱阶段,低层的西风分量增强并向前穿过强对流回波带,导致前面的入流气流风速减弱、下边界抬高,这一垂直风场结构和演变特征与美国中纬度飑线的结构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