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教学观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37
作者
王敏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
关键词
认识; 确定性; 工具性; 实践; 生成性; 生命;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03.05.007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凯洛夫教学理论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传统教学观,即以认识为核心的确定性、工具性教学观。它把教学看成是认识过程,以确定性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教学中的一切,教学仅仅成为社会的工具,其作为现实生活对人的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被漠视和抹杀,导致了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因此,我们应对传统教学观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扬弃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个体差异。具有开放性、复杂性特征的,以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为旨趣的生成性教学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教育质量的内涵及衡量标准新探 [J].
王敏 .
东北师大学报, 2000, (02) :20-23
[2]  
历史与实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汝伦著, 1995
[3]  
教学论稿[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王荣三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