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新法案》评析

被引:32
作者
易继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美国《创新法案》; 专利蟑螂; 专利诉讼; 诉权滥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71.2 [];
学科分类号
0301 ;
摘要
近年来,"专利蟑螂"呈日益蔓延的态势,已给美国创新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美国国会不断提出相关法案,旨在遏制专利蟑螂。美国众议院2013年12月9日通过《创新法案》,修改专利侵权诉讼程序以制止专利蟑螂滥用诉权的行为。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原告提供额外的必要诉讼细节,提高专利权属的透明性,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重新塑造证据开示程序,终端用户诉讼例外以及对商业方法专利进行规制等内容。通过这些改革,新的《专利法》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建立起了一整套诉讼审查、证据开示、滥用失权、责任费用承担和用户平行诉讼等规则体系。美国出台《创新法案》遏制专利蟑螂的做法,是奥巴马政府专利新政的一种体现,中国政府及企业应加强应对,掌握专利诉讼程序的新特点,以避免该法案实施之后陷入被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6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制的初步探索 [J].
任爱荣 .
科技与法律, 2013, (04) :1-3
[3]   NPEs:反垄断面临的挑战 [J].
刘斌强 .
科技与法律, 2013, (04) :14-19
[4]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适用 [J].
易继明 .
中国法学, 2013, (04) :39-52
[6]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程序法应对 [J].
卞辉 .
电子知识产权, 2009, (10) :61-65
[7]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认定及其民法规制 [J].
马治国 ;
张小号 .
电子知识产权, 2008, (06) :45-48
[8]   滥用诉讼权利之比较研究 [J].
张晓薇 .
比较法研究, 2004, (04) :121-126
[9]   英美法中“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责任 [J].
徐爱国 .
法学家, 2000, (02) :117-123
[10]  
为什么要设立知识产权法院[N]. 易继明.人民法院报. 2014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