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以朱建勇案和孙静案为线索的分析

被引:37
|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毁坏; 财物; 取得型财产犯罪; 非法占有目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5 [侵犯财产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毁坏"理解为只要能使财物的价值或者使用价值得以降低或丧失,不符合实行行为定型性的要求,毁坏行为应当揭示行为的破坏性;取得型财产犯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经济、财产犯罪案例精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卢方, 2008
  • [2] 刑法各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光权, 2008
  • [3] 刑事法前沿[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陈泽宪, 2008
  • [4] 日本刑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西田典之, 2007
  • [5] 刑事审判参考[M]. 法律出版社 , 张军主编, 2004
  • [6] 盗窃罪研究[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董玉庭著, 2002
  • [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