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重阳词的民俗意蕴与时代特色

被引:3
作者
叶洪珍 [1 ,2 ]
机构
[1]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系
[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明代; 重阳词; 登高; 菊花; 茱萸;
D O I
10.14084/j.cnki.cn62-1185/c.2022.02.002
中图分类号
I207.23 [词];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0501 ; 0602 ;
摘要
登高、菊花、茱萸是明代重阳词的三大元素。登高是明代重阳词的重要题材,词人登高咏怀,抒发豪迈意兴、人生感怀、怀古幽思。菊花是明代重阳的节日标志,词人记录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民俗,并借菊花写闲适之趣、时地之慨。茱萸是明代重阳的重要物象,词人描绘插茱萸、佩萸囊、看茱萸、饮茱萸酒等民俗,并借此抒写节序流转和思乡愁绪。在明代重阳词中,菊花意象远多于茱萸意象,原因在于菊花更具观赏性,更贴近生活,内涵也更为丰富。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金陵山呈龙虎势 [J].
吴福林 .
江苏地方志, 2012, (03) :60-61
[2]   论金陵怀古词的文学生成及表现 [J].
高峰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107-112
[3]  
南京古代文化变迁与文学演进.[M].高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  
东京梦华录.[M].(宋) 孟元老; 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  
曹丕集校注.[M].魏宏灿; 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6]  
全明词补编.[M].周明初; 叶晔; 补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  
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M].刘中文;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  
宋词与民俗.[M].黄杰著;.商务印书馆.2005,
[9]  
容斋随笔.[M].(宋)洪迈撰.中华书局.2005,
[10]  
陶渊明集笺注.[M].袁行霈编撰.中华书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