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土社会的地权表达——以“祖业权”为视角

被引:10
|
作者
张富利
机构
[1] 复旦大学
关键词
祖业权; 现代产权; 民间法; 祖业观;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7.09.013
中图分类号
D922.32 [农业土地法]; D923.2 [物权];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国家体制持续的转轨中,以"祖业权"为代表的地权冲突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凸显的问题。然而中西方迥然相异的社会性质导致了土地产权观念的大相径庭,基于西方产权理论之上的产权残缺理论框架在解释"祖业权"时面临着诸多困境。中国民间以"祖业权"为代表的传统土地产权制度,本质上是国家之法与乡村之法遭遇后的冲突、博弈、妥协与共存。渊源于"祖业观"而建构的"家业产权规则"体现的正是宗族子孙对土地等祖业财产独占欲共享的"祖业观",构成了传统社会运行、发展的基础。"祖业权"更多体现出宗族承继、文化传承的意涵,以身份认同为主要价值基础的这一束权利无法与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相匹配,最终导致了尖锐冲突。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