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型煤田奥灰顶部利用与改造判别准则及底板破坏深度

被引:71
作者
董书宁 [1 ,2 ]
王皓 [1 ,2 ]
张文忠 [1 ,2 ]
机构
[1]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 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华北型煤田; 奥灰顶部; 注浆改造; 底板破坏深度; 新预测模型;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8.1107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随着我国华北型煤田开采深度逐年增加,大部分矿井已面临由上组煤转向深部及下组煤开采阶段,奥陶纪灰岩岩溶水害威胁呈上升趋势,底板突水危险逐年增加,而目前规范和规程中的底板突水系数法虽然应用较广泛,但并未充分考虑到奥灰顶部实际阻水能力,其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现有奥灰顶部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部分矿区奥灰顶部存在阻水性能较好的风化充填带可作为隔水层利用的理念,将煤系隔水层厚度、风化充填带厚度、注浆改造段厚度和底板扰动破坏深度视为底板突水系数判别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改造奥灰顶部岩层段厚度的判别准则,论述了底板破坏深度在判别准则中的重要性,并以韩城矿区桑树坪煤矿11号煤层3105工作面开采为典型案例,通过构建的17组数值模拟方案,分析得出了煤层开采深度对底板扰动破坏深度影响最大、开采厚度最小、开采宽度则存在尺寸效应等结论;同时将模拟数据与全国相似矿区实测样本结合,给出了采深、采宽和采高3因素影响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算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拟合方程的误差均值、百分比、方差和均方差均优于统计公式,具有预测精度高、误差小、适用性广等特点,基本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其研究成果可用于奥灰顶部含水段的注浆改造实际工程中,对深部下组煤安全带压开采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2216 / 22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韩城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扰动破坏规律研究 [J].
卫兆祥 ;
郭小铭 .
煤炭工程, 2016, 48 (02) :75-78
[2]   肥城煤田奥灰顶部注浆加固可行性分析 [J].
施龙青 ;
邱梅 ;
牛超 ;
韩进 ;
季小凯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 32 (03) :356-362
[3]   华北型煤田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天然隔水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 [J].
武强 ;
贾秀 ;
曹丁涛 ;
梁永平 .
煤炭学报, 2014, 39 (08) :1735-1741
[4]   肥城矿区奥灰顶部注浆改造技术 [J].
马金伟 ;
肖猛 .
山东工业技术, 2014, (16) :65-65
[5]   奥灰岩溶水上带压开采区域超前治理防治水技术 [J].
赵庆彪 .
煤炭科学技术, 2014, 42 (08) :1-4+21
[6]   东庞矿下组煤薄隔水层底板破坏深度模拟研究 [J].
李彩惠 .
煤矿安全, 2014, 45 (07) :26-29
[7]   奥灰岩溶水害区域超前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J].
赵庆彪 .
煤炭学报, 2014, 39 (06) :1112-1117
[8]   大埋深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统计公式及适用性分析 [J].
许延春 ;
杨扬 .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9) :129-132
[9]   峰峰矿区九龙矿隐伏突水陷落柱治理实践 [J].
杜兵建 .
中国煤炭地质, 2012, 24 (03) :31-35
[10]   华北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隔水特性及分布规律 [J].
缪协兴 ;
白海波 .
煤炭学报, 2011, 36 (02) :18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