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低碳空间策略的经验借鉴——以伦敦、东京、纽约为例

被引:9
作者
白栋
机构
[1]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低碳城市; 空间规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城市已经成为气候变化应对的核心。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特大城市纷纷展开行动,在气候变化应对中发挥主导作用。论文选取伦敦、东京、纽约作为案例,从区域的视角审视它们通过空间规划减缓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论文认为构建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网络、推动多层次的低碳空间策略、偏重能源、建筑和交通的减排领域、运用情景分析等新的规划编制研究方法、建立部门协调为核心的政策实施机制形成了三座案例城市低碳发展策略的主要特色,并从空间战略、近期实施、政府治理、规划体系等方面对我国特大城市低碳发展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空间规划视角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 [J].
姜洋 ;
何永 ;
毛其智 ;
陈素平 ;
何东全 .
城市规划, 2013, 37 (04) :50-56+67
[2]   20世纪规划理论指导下的21世纪城市建设——关于“第三代规划理论”的讨论 [J].
张庭伟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3) :1-7
[3]  
北京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基础研究[J]. 袁晓辉,顾朝林.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1 (01)
[4]   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 [J].
杨保军 ;
陈鹏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1) :1-7
[5]   低碳城市的国际实践解析 [J].
林姚宇 ;
吴佳明 .
国际城市规划, 2010, (01) :121-124
[6]  
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J]. 吴唯佳.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9(03)
[7]   大城市地区规划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北京与纽约、洛杉矶 [J].
章光日 .
北京规划建设, 2009, (04) :110-115
[8]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 [J].
刘志林 ;
戴亦欣 ;
董长贵 ;
齐晔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06) :1-7+12
[9]   基于交通能耗的城市空间和交通模式宏观分析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J].
姚胜永 ;
潘海啸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3) :46-52
[10]   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 [J].
顾朝林 ;
谭纵波 ;
刘宛 ;
于涛方 ;
韩青 ;
刘合林 ;
戴亦欣 ;
刘志林 ;
郑思齐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3) :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