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公共舆论中的“情感”政治: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100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光锋
[
1
,
2
]
机构
: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
南京社会科学
|
2018年
/ 02期
关键词
:
情感;
公共舆论;
基调情感;
状态情感;
认知;
D O I
: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8.02.015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公共舆论中的"情感"表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现象,现有的研究对此已经进行了诸多的探讨,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倾向于对某些类型情感的具体分析。本文试图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它主要包含媒介、认知、基调情感和状态情感四种要素。但这一框架偏向于对情感的静态描述,为了超越静态的视角,我们将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引进来,形成了关注情感形成和转化的动态视角。以提出的分析框架为基础,本文概括性地分析了当代中国公共舆论中的情感政治,并指出这四种要素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具有一种"叠加效应"。这一框架有助于推进我们对情感、公共舆论、公众形成等问题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
成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成伯清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5)
: 83
-
101+207
[2]
“情”为何物?——反思公共领域研究的理性主义范式
袁光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袁光锋
[J].
国际新闻界,
2016,
38
(09)
: 104
-
118
[3]
公共舆论中的“同情”与“公共性”的构成——“夏俊峰案”再反思
袁光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袁光锋
[J].
新闻记者,
2015,
(11)
: 31
-
43
[4]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
陈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陈颀
吴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吴毅
[J].
社会,
2014,
34
(01)
: 75
-
103
[5]
报刊是一种交往关系——再谈报纸的“迷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旦
[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6
(06)
: 96
-
100
[6]
公民的激情[M]. 译林出版社 , 克劳斯, 2014
[7]
互动仪式链[M]. 商务印书馆 , (美) 柯林斯, 2008
[8]
消失的地域[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著, 2002
[9]
The organ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 in development
Barnett, 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ayne State Univ, Detroit, MI 48202 USA
Wayne State Univ, Detroit, MI 48202 USA
Barnett, D
Ratner, HH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ayne State Univ, Detroit, MI 48202 USA
Wayne State Univ, Detroit, MI 48202 USA
Ratner, HH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97,
67
(03)
: 303
-
316
[10]
How ideology fuels affective polarization .2 Rogowski,J.C,Sutherland,J.L. Political Behavior . 2016
←
1
→
共 10 条
[1]
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
成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成伯清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5)
: 83
-
101+207
[2]
“情”为何物?——反思公共领域研究的理性主义范式
袁光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袁光锋
[J].
国际新闻界,
2016,
38
(09)
: 104
-
118
[3]
公共舆论中的“同情”与“公共性”的构成——“夏俊峰案”再反思
袁光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袁光锋
[J].
新闻记者,
2015,
(11)
: 31
-
43
[4]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
陈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陈颀
吴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吴毅
[J].
社会,
2014,
34
(01)
: 75
-
103
[5]
报刊是一种交往关系——再谈报纸的“迷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旦
[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6
(06)
: 96
-
100
[6]
公民的激情[M]. 译林出版社 , 克劳斯, 2014
[7]
互动仪式链[M]. 商务印书馆 , (美) 柯林斯, 2008
[8]
消失的地域[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著, 2002
[9]
The organ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 in development
Barnett, 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ayne State Univ, Detroit, MI 48202 USA
Wayne State Univ, Detroit, MI 48202 USA
Barnett, D
Ratner, HH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ayne State Univ, Detroit, MI 48202 USA
Wayne State Univ, Detroit, MI 48202 USA
Ratner, HH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97,
67
(03)
: 303
-
316
[10]
How ideology fuels affective polarization .2 Rogowski,J.C,Sutherland,J.L. Political Behavior . 201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