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法人概念的公法意义
被引:23
|
作者
:
李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法律系
李昕
机构
:
[1]
首都师范大学法律系
来源
:
浙江学刊
|
2008年
/ 01期
关键词
:
公法人;
主体性;
自治;
绩效;
D O I
:
10.16235/j.cnki.33-1005/c.2008.01.018
中图分类号
:
D913 [民法];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5 ;
030103 ;
摘要
:
囿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我国有关法人制度的探讨仅限于民事领域,欠缺对公法人的功能、价值、法律地位的全面认识。从渊源而言,公法人脱胎于私法人制度,因而在理论渊源上保持一定的通联与一致,但公法人独有的价值与功能决定了其法律特征的特殊性。从功能角度而言,公法人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法人的自主与独立特性来实现行政的自治与绩效。因此,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公法人制度,对提升行政权的有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权利能力的本质
李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李永军
[J].
比较法研究,
2005,
(02)
: 40
-
50
[2]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公丕祥著, 1999
[3]
英国行政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名扬著, 1987
←
1
→
共 3 条
[1]
论权利能力的本质
李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李永军
[J].
比较法研究,
2005,
(02)
: 40
-
50
[2]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公丕祥著, 1999
[3]
英国行政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名扬著, 198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