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资料在孤立单体雷电预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62
作者
王飞 [1 ]
张义军 [1 ]
赵均壮 [2 ]
吕伟涛 [1 ]
孟青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
关键词
雷达回波; 层结高度; 回波厚度变化率; 雷电预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 [探测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探空、闪电资料对2005年夏季北京地区的20个单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 dBz是比较适合该地区雷电预警的一个雷达回波特征参量;在此基础之上,将0℃层结高度作为基础特征高度,并结合-10℃层结高度和强回波所占比例对孤立单体的雷电发生进行综合预警是一种较为接近实际应用的方法。根据以上分析,该文针对孤立单体能否发生闪电、以及闪电发生的起始时间给出了一个初步的预报方法,并利用22个孤立单体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对单体是否会发展为雷暴单体,以及雷暴单体中初次闪电发生时段的预报方面效果较好。同时还发现,雷暴单体中从25 dBz回波出现到单体的35 dBz回波厚度变化率达到极值的时间差,与雷暴中最早的云闪与最早的地闪之间的时间差,两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这为进一步预测地闪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闪电探测技术发展和资料应用 [J].
张义军 ;
孟青 ;
马明 ;
董万胜 ;
吕伟涛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611-620
[2]   液态水含量和冰晶浓度对闪电频数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谢屹然 ;
郄秀书 ;
郭凤霞 ;
Marcia Baker .
高原气象, 2005, (04) :598-603
[3]   SAFIR闪电监测和预警系统 [J].
孟青 ;
葛润生 ;
朱小燕 .
气象科技, 2002, (03) :135-138
[4]  
雷暴非感应起电机制的模拟研究Ⅰ.云内因子影响[J]. 言穆弘,刘欣生,安学敏,张义军.高原气象. 1996(04)
[5]   冰雹与雷暴大风的云对地闪电特征 [J].
陈哲彰 .
气象学报, 1995, (03) :367-374
[6]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understorm ice hydrometeor characteristics and total lightning measurements[J] . Wiebke Deierling,John Latham,Walter A. Petersen,Scott M. Ellis,Hugh J. Christian.Atmospheric Research . 2005 (1)
[7]  
Determination of ice precipitation rates and thunderstorm anvil ice contents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lightning[J] . A.M Blyth,H.J Christian,K Driscoll,A.M Gadian,John Latham.Atmospheric Research . 2001
[8]  
Some aspect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ghtning and rain activities in thunderstorms[J] . Serge Soula,Serge Chauzy.Atmospheric Research . 2001 (1)
[9]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ghtning activity and various thundercloud parameters: satellite and modelling studies[J] . M.B Baker,A.M Blyth,H.J Christian,J Latham,K.L Miller,A.M Gadian.Atmospheric Research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