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使用者的人性责任

被引:6
作者
陈多闻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技术使用; 技术使用者; 人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人类对技术的使用既是现代社会里人与自然关系深陷囹圄的原罪肇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修补的希望内在。而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技术使用是技术价值的最终完满,在这种语境下,人类越来越彰显其"技术使用者"的身份角色,凸显其人性责任的主体觉醒。我们人类既然不得不使用、并且也正在使用着而且还会继续使用着日益复杂的技术,我们就应该在行为上承担起对技术的义务和责任,在道德上背负起对自然的义务和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THE SUSTAINABILITY OF OUR COMMON FUTURE - AN INQUIRY INTO THE FOUNDATIONS OF AN IDEOLOGY [J].
TIJMES, P ;
LUIJF, R .
TECHNOLOGY IN SOCIETY, 1995, 17 (03) :327-336
[2]  
消费合宜性的伦理意蕴.[M].赵玲;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技术与生活世界.[M].舒红跃;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5]  
完美的罪行.[M].(法)让·博德里亚尔(JeanBaudrillard)著;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
[6]  
哲学走向荒野.[M].(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HolmesRolstonⅢ)著;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7]  
消费社会.[M].(法)让·波德里亚原著;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  
论技术.[M].远德玉;陈昌曙 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10]  
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三联书店.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