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辨析

被引:200
作者
吕忠梅
机构
[1]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现有法律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制度尚无明确规定,需要通过试点加以实践探索,更需要从理论上界定各种关系。生态环境损害不同于民法上的"具体损害",是一种需要从"质"与"量"两个方面加以判断的"总体利益损害";生态环境损害构成的"侵害"与"法益"两个规范要素组合具有明显的二元性,不能完全纳入《侵权责任法》范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危险或风险防御责任,既不同于传统民法上的损害赔偿,也不同于恢复原状,应在法律上创制专门环境侵害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利益交错中的环境公益诉讼原理 [J].
肖建国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02) :14-22
[2]   损害赔偿的方法 [J].
程啸 ;
王丹 .
法学研究, 2013, 35 (03) :54-71
[3]   环境问题的侵权法应对及其限度——以《侵权责任法》第65条为视角 [J].
吕忠梅 ;
张宝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1 (02) :106-112
[5]   风险预防原则和环境行政许可 [J].
徐以祥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 30 (04) :105-110
[6]  
论环境物权[J]. 吕忠梅.人大法律评论. 2001(01)
[7]  
论环境侵权纠纷的复合性[N]. 吕忠梅.人民法院报. 2014 (008)
[8]  
论环境侵权责任的双重性[N]. 吕忠梅.人民法院报. 2014 (008)
[9]  
论环境侵权的二元性[N]. 吕忠梅.人民法院报. 2014 (008)
[10]  
界定公共利益:物权法不能承受之重[N]. 王利明.法制日报. 2006 (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