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东亚夏季风相互作用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66
|作者:

李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江苏南京

何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江苏南京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江苏南京
来源:
关键词:
北太平洋海温;
东亚夏季风;
海陆温差指数;
大圆波列;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0.03.009
中图分类号:
P732.6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要利用英国气象局提供的海温资料和NCAR/NCEP提供的40年高度场及风场资料分析了东亚夏季风与北太平洋SSTA的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存在着年代际变化特征,70年代中期以前,北太平洋海温异常通过一大国波列作用于东亚夏季风,造成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76年以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使大圆波列减弱,与东亚夏季风关系淡漠,不再影响华北降水。由此指出:影响东亚天气气候的海温关键区,并不总固定在某一海区,随着海气作用的年代际变化关键区是会发生转移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7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赤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齿轮式耦合和ENSO事件 I.资料分析[J]. 大气科学, 1998, (04) : 86 - 96吴国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孟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ENSO对亚洲夏季风异常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1997, (04) : 19 - 27邹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倪允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 [3] 冬季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SSTA对大气协同作用的数值试验[J]. 气象学报, 1996, (05) : 612 - 619李永平,秦曾灏,孙照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
- [4] 全球大气/热带太平洋耦合距平模式中由ENSO增暖引起的全球大气环流异常[J]. 大气科学 , 1996, (02) : 129 - 137杨修群,谢倩,黄士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空军气象学院气象系
- [5] PNA流型的年际变化及温、热带太平洋海温的作用[J]. 大气科学, 1992, (05) : 583 - 591吴仁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陈烈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6]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北极海冰与夏季长江流域旱涝的相关[J]. 热带气象, 1992, (03) : 261 - 265杨修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谢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黄士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 [7] 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对6月长江中下游夏季风影响及其机制的分析[J]. 热带气象, 1988, (04) : 327 - 334毛天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许乃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徐启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
- [8] 西北太平洋海面温度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活动关系的初步分析[J]. 热带气象, 1986, (03) : 282 - 287许金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
- [9] 海温变化与副热带高压季节活动的数值模拟[J]. 热带气象, 1986, (02) : 109 - 116葛孝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余志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 [10]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J]. 地理学报, 1983, (03) : 207 - 217郭其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