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及障碍度分析——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例

被引:30
作者
郭耀辉
刘强
熊鹰
何鹏
杜兴端
李晓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四川省21个市州; 发展指数; 障碍度; 发展建议;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8.11.011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农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路径。四川作为全国农业大省,面源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尤为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基于四川省省情筛选了17个测评因子,采用BPEIR概念模型,结合德尔菲法(Delphi)及主层次分析法(AHP)评价21个市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及障碍度。结果显示,根据四川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将21个市州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发展指数>1. 2)包括甘孜州、资阳市、成都市、宜宾市;第二梯队(1<发展指数<1. 2)包括凉山州、泸州市、南充市、内江市、达州市、雅安市、自贡市;第三梯队(发展指数<1)包括绵阳市、阿坝州、德阳市、乐山市、遂宁市、攀枝花市、广安市、眉山市、广元市、巴中市。影响当前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的障碍因素依次为资源减量投入(0. 35)、资源循环利用(0. 29)、资源环境安全(0. 22)、经济与社会发展(0. 14)。基于此,本文建议:一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计划,破除资源减量投入障碍;二构建区域农业循环链条,破除资源循环利用障碍;三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破除资源环境安全障碍;四围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破除社会经济发展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湖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J].
杜红梅 ;
傅知凡 .
经济地理, 2016, 36 (06) :168-175
[2]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J].
毛晓丹 ;
冯中朝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5) :597-601
[3]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因子贡献分析 [J].
马伦姣 .
农业技术经济, 2013, (05) :105-112
[4]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对策建议 [J].
郭晓鸣 ;
廖祖君 ;
张鸣鸣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5 (12) :10-14
[5]   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J].
王亚伟 ;
张香伟 ;
韩珂 .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 (09) :299-301
[6]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J].
潘安兴 ;
王芳 .
农机化研究 , 2008, (07) :44-47
[7]   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对策 [J].
方中友 ;
陈逸 ;
陈志刚 ;
孙建卫 ;
黄贤金 .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05) :487-491
[8]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J].
姜法竹 ;
杨纯波 ;
胡翠霞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9) :645-648
[9]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J].
马其芳 ;
黄贤金 ;
彭补拙 ;
翟文侠 ;
刘林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