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与国际投资法的革新

被引:43
作者
刘笋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法人本化; 环境保护; 人权保护; 国际投资法; 国际投资条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4 [国际投资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国际法的人本化要求国际社会不仅要关注跨国经济交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增加,而且要关注和解决经济活动所伴生的环保问题和人权问题。现有的多数国际投资条约,无论从实体法还是从程序法视角来考察,都无法适应人本化的需求,也无助于与投资相关的人权、环保等社会价值的实现,因而导致了近年来一系列的相关改革。改变现有投资条约过分偏袒投资者而忽略东道国管辖权及与投资关联的各种社会价值的立法导向,强化投资者的社会责任,给予东道国政府及其国民直接依据国际法追究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权利和机会,将是未来国际投资法革新的重要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晚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实践之评判:“全球治理”理论的引入 [J].
徐崇利 .
法学家, 2010, (03) :143-153+180
[2]   公平与公正待遇:真义之解读 [J].
徐崇利 .
法商研究, 2010, 27 (03) :59-68
[3]   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不一致性问题及其解决 [J].
刘笋 .
法商研究, 2009, 26 (06) :139-147
[4]   美国国际投资法理论和实践的晚近发展——浅析美国双边投资条约2004年范本 [J].
张辉 .
法学评论, 2009, 27 (02) :63-68
[5]   改革开放30年与我国国际投资法制的发展与完善 [J].
余劲松 .
理论前沿, 2008, (21) :9-14
[6]  
“间接征收”之界分:东道国对外资管理的限度[J]. 徐崇利.福建法学. 2008(02)
[7]  
“间接征收”之界分:东道国对外资管理的限度[J]. 徐崇利.福建法学. 2008 (02)
[8]   跨国公司在华环境污染问题探析 [J].
刘小明 .
理论学习, 2008, (02) :42-43
[9]   国际投资协定的近期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J].
余劲松 ;
詹晓宁 .
法学家, 2006, (03) :154-160
[10]   人的回归:个人国际法上地位之审视 [J].
何志鹏 .
法学评论, 2006, (03) :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