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媚俗(Kitsch)

被引:5
作者
李明明
机构
[1] 清华大学外文系
关键词
媚俗; 媚俗艺术; 媚俗文学; 媚俗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106 [作品评论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0108 ; 0502 ; 1407 ;
摘要
"媚俗"(Kitsch)一词自19世纪80年代在德国出现以来,就成为德语国家深入持久的思考对象。本文集中探讨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媚俗"概念在媚俗艺术、媚俗文学和媚俗文化三个主要领域的延伸与流转:从与高雅艺术相对立的媚俗艺术,到作为反讽策略的"折中主义";从商业主义的媚俗性到消费、视觉、体验、休闲等大众文化议题;从文学媒介的更迭引发的关于媚俗文学的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现代艺术的边界.[M].潘公凯;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  
商业文化礼赞.[M].(美)泰勒·考恩(TylerCowen)著;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
[3]  
娱乐至死.[M].(美)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捷克)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著;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  
体验经济.[M].(美)B.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Ⅱ);(美)詹姆斯·H.吉尔摩(JamesH.Gilmore)著;夏业良;鲁炜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  
消费社会.[M].(法)让·波德里亚原著;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