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碳排放峰值控制下的建设用地扩展规模研究
被引:22
|作者:
於冉
[1
,2
]
黄贤金
[3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安徽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碳排放峰值;
建设用地碳排放;
建设用地扩展;
合肥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建设用地作为最大的碳源用地类型,碳排放贡献率显著,因此,低碳调控是实现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有效手段。已有研究多是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控制建设用地扩展来实现碳减排效果,而当中国政府做出2030年左右达到CO2排放峰值的承诺后,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碳排放的达峰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构建与修正Kaya恒等式、回归拟合、灰色预测等方法,在合肥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峰值预测的基础上,对该峰值管控下的建设用地扩展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提出了碳排放峰值对建设用地管控的研究思路与框架,认为基于碳排放峰值的科学预测,可以有效地控制建设用地扩展,并引导土地利用结构调整。②GDP、人口与建设用地、碳排放的关系密切,按照人均GDP高、中、低值三种情景的设定,认为中值情景更符合合肥市"十二五"以来的发展状况,即合肥市将在2030年达到CO2排放峰值1 862. 54万t,此后开始逐渐降低。③建设用地扩展与碳排放之间具有强相关性,根据中值情景下合肥市的CO2排放峰值预测结果,合肥市建设用地将在2030年达到最高值10. 81万hm2,此后开始逐渐减少。最后,提出两点讨论:①对于模型构建、因素分解等方面可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为决策、规划提供更全面的依据。②展望未来,"退建还耕"应当是中国城市精明增长的路径之一,城市周边建设用地复垦将是城镇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工作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