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类型与扶贫对策

被引:30
作者
朱金鹤 [1 ]
崔登峰 [1 ,2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疆; 国家级贫困县; 贫困类型; 扶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新形势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缘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反贫困在新疆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研究发现,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南疆三地州,贫困率较高,少数民族占贫困人口比重居高不下,财政均出现高额赤字,收支矛盾极为突出,对上级财政有着极强的依赖性。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类型及原因分为六类:生态贫困、地域贫困、民族贫困、文化教育贫困、市场竞争引致性贫困和制度性贫困,并在此基础上从有效整合各种扶贫资源、赋权式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扶贫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阶段新疆农村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J].
孟戈 .
新疆社科论坛, 2009, (05) :62-66
[2]   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 [J].
赵曦 ;
罗洪群 ;
成卓 .
软科学, 2009, 23 (10) :69-73
[4]   我国贫困农户产生的原因与产业化扶贫机制的建立 [J].
徐志明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6) :711-714
[5]   我国农村贫困的新特征与扶贫机制创新 [J].
刘娟 .
乡镇经济, 2008, (02) :31-34
[6]   新疆扶贫重点县贫困线确定 [J].
陈见影 ;
王哲 .
新疆农垦经济, 2008, (02) :63-65
[7]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朱金鹤,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