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稻田渍水及土壤水分平衡对春玉米生长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5
|作者:

杨京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业生态研究所

陈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业生态研究所

严力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业生态研究所

范兴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业生态研究所
机构:
[1]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业生态研究所
来源: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渍水;
春玉米;
稻田;
模拟分析;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1.12.015
中图分类号:
S513.0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助PenningdeVries的MACROS模型和 1995~ 1997年田间及水槽实验结果 ,建立了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动态耦合的模拟模型 ,模型模拟的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同实际较为符合 .验证后的模型用于模拟不同渍水时期及持续时间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动态 .模拟结果表明在田间全程控制水分为田间持水量 90 %情况下 ,春玉米孕穗期为渍水危害的敏感期 ,其次为 4~ 6叶期 .在自然降水及土壤渍水状况影响下 ,春玉米幼苗期 4~ 6叶时为渍水的敏感期 ,8叶及孕穗期相对较耐渍 .在玉米 4、 6叶期时 ,渍害造成产量下降的临界期为 5d ;而在 8叶、孕穗期为 10~ 15d .但持续 2 0d的渍水对任何时期的春玉米生长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在苗期及孕穗期及时排除田间多余的水分及降低地下水位 .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土壤水分过多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模拟模型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3) : 9 - 14杨京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陈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 [2] 土壤湿涝对春玉米前期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1995, (04) : 39 - 41褚田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朱金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徐明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顾宏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
- [3] 麦/玉米-稻种植制度对土壤及玉米茬晚稻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1995, (04) : 22 - 26赵伟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鲁长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邹庆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
- [4] 玉米敏感期内淹水临界值及其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 1991, (04) : 24 - 25吴荣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刘桂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 [5] 玉米幼苗对湿害的形态和生理反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3) : 28 - 31王忠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学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罗瑶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刘玉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许金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 [6] 夏玉米不同株龄对土壤涝渍的敏感度[J]. 江苏农业学报 , 1987, (04) : 14 - 20汪宗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刘晓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王志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 [7] 作物的光合生产及实际产量模拟模式的初步分析[J]. 农业气象, 1986, (04) : 1 - 8李秉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农业气象研究室
- [8] 江苏太湖地区几种作物和种植制度的农田生态功能[J].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02) : 1 - 6起强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袁从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褚金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刘乃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
- [9] 小麦和玉米光合性状比较研究[J]. 自然资源, 1981, (01) : 47 - 51赖世登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刘祚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余彦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安庆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 [10] 耕作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学报, 1980, (02) : 101 - 119+202熊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徐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姚贤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