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经济影响域界定研究——以八达岭长城旅游区为例

被引:7
作者
刘春凤 [1 ]
宋涛 [1 ,2 ,3 ]
牛亚菲 [1 ]
陈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美国哈佛大学
关键词
经济影响域; 域值; 界定; 八达岭长城旅游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文章提出了旅游区经济影响域的概念和关键指标、界定模型,并选取八达岭旅游区作为典型案例区,旅游区周围的6个村落为样本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而获取了旅游经济指标的实测值以及样本空间坐标。然后运用旅游区经济影响指数模型和旅游区经济影响域域值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总体趋势和范围的分析。结果发现,基于户均旅游直接就业和收入标准化值的八达岭旅游区旅游经济影响域域值为2.84千米,该值代表了八达岭旅游区经济辐射范围核心部分。在此基础上,刻画出旅游经济影响域的空间结构,并探讨了空间分异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要素叠加的旅游景区经济影响域空间分异——以八达岭长城景区为例 [J].
牛亚菲 ;
宋涛 ;
刘春凤 ;
陈田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2) :225-231
[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J].
龙花楼 ;
刘彦随 ;
邹健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26-434
[3]   国外基于CGE模型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 [J].
宋涛 ;
牛亚菲 .
旅游学刊, 2008, (10) :23-28
[4]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J].
李东和 ;
张捷 ;
章尚正 ;
方超 .
地理研究, 2008, (04) :963-972+976
[5]   “旅游罩”现象的实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J].
李东和 ;
张捷 ;
杨效忠 .
旅游学刊, 2008, (03) :37-42
[6]   基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 [J].
李东和 ;
张捷 ;
赵玉宗 ;
史春云 .
地理科学, 2007, (04) :602-608
[8]   中国旅游就业效应分析与制度创新 [J].
厉新建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05) :29-35
[9]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J].
苏平 ;
党宁 ;
吴必虎 .
地理研究, 2004, (03) :403-410
[10]   旅游域模型及其结合GIS的应用 [J].
王铮 ;
蒋轶红 ;
王瑛 ;
李山 ;
王莹 ;
翁桂兰 .
旅游学刊, 2002, (02)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