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59
作者
高月姣 [1 ,2 ]
吴和成 [1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淮海工学院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 交互作用; 创新能力;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5.10.00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获取创新主体综合变量,然后以综合变量的乘积来度量创新主体的交互作用,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了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且企业为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金融机构的影响尚不突出;企业与政府的交互作用、高校-科研机构与政府的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存在正向作用,且后者大于前者,表明目前区域创新能力仍对政府与知识产出部门的合作有较强的依赖性;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即我国产学研合作效应尚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创新主体的创新效率区域比较研究 [J].
余冬筠 ;
金祥荣 .
科研管理, 2014, 35 (03) :51-57
[2]   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功能有效性的偏最小二乘诊断 [J].
陈凯华 ;
官建成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8) :18-32+60
[3]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J].
王锐淇 ;
张宗益 .
科研管理, 2010, 31 (03) :17-26+60
[4]   多指标面板数据下的企业R&D能力因子分析 [J].
董锋 ;
谭清美 ;
周德群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 21 (03) :50-56
[5]   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J].
党文娟 ;
张宗益 ;
康继军 .
中国软科学, 2008, (03) :52-57
[6]   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 [J].
吴玉鸣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 (02) :318-324
[7]  
Evaluating China’s regional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from the innovation actors perspective—An AHP and cluster analytical approach[J] . Shu Liang Zhao,Wei Song,Dong Yun Zhu,Xiao Bao Peng,Wenjing Cai.Technology in Society . 2013
[8]  
University effects on regional innovation[J] . Robin Cowan,Natalia Zinovyeva.Research Policy . 2012
[9]  
The determinant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 Europe: A combined factorial and regression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 . Mikel Buesa,Joost Heijs,Thomas Baumert.Research Policy . 2010 (6)
[10]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 in transition: An empirical approach[J] . Xibao Li.Research Policy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