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被引:62
作者
成金华 [1 ]
陈军 [2 ]
李悦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3.07.01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文构建了涵盖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绿色制度实施四个维度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6~2011年中国及各省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考察期内全国总体和地区生态文明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其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生态文明绝对水平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中国生态文明呈现由高到低逐渐递减的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省域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J].
田卫民 .
经济科学, 2012, (02) :48-59
[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 [J].
钞小静 ;
任保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4) :26-40
[3]   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J].
高珊 ;
黄贤金 .
经济地理, 2010, 30 (05) :823-828
[4]   能源效率的七类测度指标及其测度方法 [J].
魏一鸣 ;
廖华 .
中国软科学, 2010, (01) :128-137
[5]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 [J].
王玉庆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7 (01) :58-59
[6]   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 [J].
杨开忠 .
中国经济周刊, 2009, (32) :8-12
[7]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 [J].
冯之浚 .
中国软科学, 2008, (08) :1-10
[8]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J].
刘思华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8-30
[9]   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 [J].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8, (01) :21-32
[10]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 [J].
关琰珠 ;
郑建华 ;
庄世坚 .
中国发展, 2007, (02)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