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乌恰交汇区VS30经验模型估计

被引:2
|
作者
朱皓清
李文倩
何金刚
魏斌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喀什—乌恰交汇区; VS30; 经验模型; 速度梯度外推;
D O I
10.16256/j.issn.1001-8956.2020.02.004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收集喀什—乌恰地区20个钻孔深度大于30 m的钻孔实测数据,分别获得了5、10、15及20 m深度处的等效剪切波速VSZ与VS30的对数线性关系,根据对数线性和对数二次回归的方法,得到了VSZ与VS30的经验关系。结果显示:速度梯度模型外推方法获得的VS30经验模型,更加适合深度超过10 m的钻孔数据的估计。速度梯度模型外推方法中,对数二次回归和对数线性回归外推得到的VS30经验模型呈现相同的规律,拟合优度差别不大,利用速度梯度外推方法获得VS30经验模型,使用简单的线性模型就可以满足精度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基于H/V谱比法的乌恰地区场地分类研究
    何金刚
    李文倩
    陶正如
    [J]. 内陆地震, 2019, 33 (01) : 25 - 32
  • [2] 北京平原地区VS30估算模型适用性研究
    江志杰
    彭艳菊
    方怡
    吕悦军
    修立伟
    黄帅
    [J]. 震灾防御技术, 2018, 13 (01) : 75 - 86
  • [3] 库尔勒市城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经验关系
    李帅
    [J]. 内陆地震, 2015, 29 (04) : 327 - 333
  • [4] 四川、甘肃地区VS30经验估计研究
    喻畑
    李小军
    [J]. 地震工程学报, 2015, 37 (02) : 525 - 533
  • [5] 四川地区深度小于30m钻孔的s(30)估计方法
    亢川川
    俞言祥
    马超
    李建亮
    黄成程
    [J]. 震灾防御技术, 2015, 10 (02) : 316 - 323
  • [6] 帕米尔构造结及邻区的晚新生代构造与现今变形
    陈杰
    李涛
    李文巧
    袁兆德
    [J]. 地震地质, 2011, 33 (02) : 241 - 259
  • [7] 喀什地区两次地震事件的强地面运动特征简析
    杜春清
    李锰
    [J]. 内陆地震, 2009, 23 (04) : 444 - 449
  • [8] 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土层地震反应对比分析
    尹力峰
    王坚
    谭明
    陈建波
    [J]. 内陆地震, 2007, (04) : 297 - 303
  • [9]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薄景山
    李秀领
    李山有
    [J]. 世界地震工程, 2003, (02) : 11 - 15
  • [10]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结构研究
    张先康
    赵金仁
    张成科
    任青芳
    聂文英
    成双喜
    潘素珍
    唐周琼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5) : 665 - 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