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比较:理论与实践双维视角

被引:20
作者
雷小苗 [1 ]
李正风 [2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三元串联协同; 三元并联互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系统、直观的创新体系结构是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体系中各创新要素功能定位、互动关系是分析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关键。通过理论分析和国际实践,提炼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类型,提出"三元串联协同"和"三元并联互动"两种不同的结构框架,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种结构不分优劣,不同结构中创新主体相同且宏观创新逻辑一致,但是创新链条数量及功能不同,对创新辅体的倚重度也不同;美国、德国等更接近"三元并联互动"体系;瑞典、中国等更接近"三元串联协同"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效能,解决"卡脖子"难题,需要优化当前创新体系结构或促进创新体系结构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与治理思路 [J].
陈芳 ;
万劲波 ;
周城雄 .
科技导报, 2020, 38 (05) :13-19
[2]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重构 [J].
胡俊 .
未来与发展, 2018, 42 (11) :1-3+112
[3]   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在解决三大核心问题 [J].
马名杰 .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9) :1-3
[4]   建立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路 [J].
樊春良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 (05) :509-519
[5]   关于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考 [J].
陈劲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 (05) :479-483
[6]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瑞典政产学合作模式研究 [J].
张浩 ;
陈锐 .
科技和产业, 2018, 18 (04) :94-99
[7]   从创新生态系统看中国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J].
柳卸林 ;
丁雪辰 ;
高雨辰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 39 (03) :3-15
[8]   北欧国家如何构建国家创新体系 [J].
贺达水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 (10) :85-88
[9]   瑞典科技与创新体系的现状与演进过程 [J].
程家怡 .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6, 31 (07) :1-8
[10]   构建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 [J].
吴敬琏 .
中国高新区, 2014, (10)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