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的表观水平与科技评价

被引:6
作者
禹慧明
机构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处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科技成果表观水平; 表观指标; 科技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11 [组织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提出了"科技成果表观水平"的概念。论述了表观水平流行于科技成果评价的原因,运用表观水平进行科技评价存在的弊端以及提高科技成果质量的对策。指出科技评价可以发现差距,有差距就会产生"势能",科技奖励是将"势能"转化成"动能"和动力的外在条件;只有正确评价才能正确鉴别,才能奖罚得当,才能正确引导;制度改革应以科技评价和激励政策为主线,从上到下的各种制度都应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知识成果生产力度量衡[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巨澜, 2007
[2]  
科技成果造假经费滥用,学者吁落实淘汰机制〔N〕. 赵永新. 人民日报 . 2011
[3]  
科技成果鉴定走过场,交大教授"造假"再调查〔N〕. 华商报 . 2009
[4]  
http://www.onjobedu.com/MBA/MBAinf3/0672013500567005.html .
[5]  
一到成果鉴定,全是"国际领先"〔N〕. 王亚楠,刘莹. 大众日报 . 2011
[6]   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与管理创新建议 [J].
蒋景楠 ;
尹邦奇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3) :284-286
[7]   科技成果评价的失范现象及防范对策 [J].
蔡丽娟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2) :55-57
[8]   政协委员重炮抨击 科技评价的"不科学" [J].
孙英兰 .
瞭望, 2005, (11) :63-64
[9]   “技术增加值”评价原理与方法 [J].
巨建国 ;
汤万金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9, 39 (06) :147-153
[10]  
重庆市科委为啥成被告. 冯竞,王代同. 科技日报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