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重整中行政权运行的偏离与矫正——以45家破产重组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被引:16
作者
丁燕
机构
[1] 青岛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破产重整; 行政权; 偏离; 矫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2 [破产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中美两国公司破产重整实践与政府管制经济学理论证明了行政权参与上市公司重整的正当性,但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应有其边界。我国45家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实证研究表明,行政权运行已经偏离了正轨,鉴此,有必要采取矫正措施。矫正措施具体包括:实施市场化的管理人选任机制,建立管理人报酬基金和执业责任保险制度;构造多元化的重整计划制定主体,公平分配重整价值;设置专门的破产审判庭,法院实施强制批准时应遵循最大利益原则、最低限度接受原则和绝对优先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公司重整计划制定主体的多元化构造 [J].
丁燕 .
湖北社会科学, 2012, (07) :154-156
[2]  
破产法的转型[M]. 法律出版社 , 李曙光, 2013
[3]  
公司重整制度的契约分析[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佐发, 2013
[4]  
破产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李永军, 2013
[5]  
中国上市公司重整的内在逻辑与制度选择[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李成文, 2012
[6]  
公司重整法律评论[M]. 法律出版社 , 李曙光, 2012
[7]  
债务的世界[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美) 斯基尔, 2010
[8]  
企业破产与政府职责[M]. 法律出版社 , 尹正友, 2010
[9]  
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M]. 商务印书馆 , 王俊豪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