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贸易强国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4
作者
谭飞燕 [1 ,2 ]
张力 [2 ]
李孟刚 [2 ]
机构
[1] 湖南工商大学经贸学院
[2]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际贸易新优势; 贸易强国;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9.22.006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基于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变化,文章构建了基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贸易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方法计算了贸易强国指标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排名居中,但在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传统竞争优势逐步缩小的背景下,为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进程,我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成为贸易强国的实现路径 [J].
杨枝煌 .
西部论坛, 2017, (02) :72-79
[2]   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的评判及经验研究 [J].
吴江 ;
张杨 .
财经问题研究, 2016, (07) :82-90
[3]   中国实现贸易强国的路径探析——基于国家贸易生态位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J].
郑甘澍 ;
蔡宏波 ;
罗彩瑜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11) :3-13
[4]   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升级: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 [J].
赵蓓文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04) :3-9+87
[5]   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新战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中国化探索 [J].
杨圣明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04) :46-59
[6]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之抉择 [J].
李钢 ;
白明 ;
李俊 ;
崔卫杰 .
国际贸易, 2010, (01) :4-11
[7]   贸易强国的评判体系构建及其指标化——基于GPNS的实证分析 [J].
张亚斌 ;
李峰 ;
曾铮 .
世界经济研究, 2007, (10) :3-8+86
[8]   我国确立贸易强国地位的指标体系研究 [J].
孙杭生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6, (05) :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