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8
作者
任碧云
程茁伦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与保险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金融; 国有经济; 民营经济; 外资经济; 实体经济;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5.02.018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我国当前金融空转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使金融服务更好地契合实体经济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因自身特性和外部约束等方面的差异,三者具有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应通过创新债券市场、加快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激发产权交易市场活力,提高金融服务国有经济的能力;通过完善民营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快建立企业征信系统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能力;通过逐步使外资银行获得"国民待遇"、规范和发展外资融资租赁服务、放宽"熊猫债券"发行门槛以及稳步推进国际板建设等方式提高金融服务外资经济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J].
张晓朴 ;
朱太辉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3) :43-54
[2]   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研究——基于金融抑制视角 [J].
余力 ;
孙碧澄 .
财经科学, 2013, (08) :19-27
[3]   在华外资企业境内融资行为研究 [J].
顾卫平 ;
朱鸣雄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01)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