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视角下技术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9
作者
陈菲琼
王寅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技术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 技术选择指数; 数据包络分析;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0.02.008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提出了技术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机理系统,揭示了合理的技术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良性转变,而保持合理技术结构的关键就是提升高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效率。选取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面板数据,以效率为视角将技术结构纳入投入要素,采用基于投入产出效率的DEA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经济发展方式最终是由技术结构系统内生出来的高等技术研发效率所决定的。针对效率损失,计算出了技术结构的改进值作为参照。最后,针对上述地区合理利用技术结构的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2]   技术选择、制度与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
潘士远 ;
刘明兴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695-714
[3]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4]  
发展经济学[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日)速水佑次郎著, 2003
[5]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著, 1999
[6]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 . Alwyn You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3 (6)
[7]  
Technology,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changes in employment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six OECD countries[J] . Hugo Hollanders,Bas ter Weel.Labour Economics . 2002 (5)
[8]  
Sources of U.S. Economic Growth in a World of Ideas[J] . Charles I. Jon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2 (1)
[9]  
Policy Burdens, Accountability,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J] . Justin Yifu Lin,Guofu Ta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9 (2)
[10]  
R & D-Based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 . Charles I. Jon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