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西部高强度采煤区矿山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控技术
被引:130
作者:
范立民
[1
,2
]
马雄德
[3
,4
]
李永红
[1
,2
]
李成
[1
,2
]
姚超伟
[1
,2
]
向茂西
[1
,2
]
仵拨云
[1
,2
]
彭捷
[1
,2
]
机构:
[1]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2] 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
[3]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矿山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
地裂缝;
开采强度;
榆神府矿区;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6.6002
中图分类号:
TD771 [];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0818 ;
081803 ;
摘要:
榆神府矿区是我国重要的原煤产地,高强度、大规模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灾害不断涌现。通过高分遥感结合地面调查研究了本区矿山地质灾害现状,结果表明:本区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地裂缝、矿震、地表水体缩减、地下水位下降、土地退化等。地面塌陷可划分为4个区,其中严重区与煤层开采强度相关性高;地裂缝分布空间维数在1.451.51,垂直工作面走向的裂缝多于顺工作面走向的裂缝;采空区塌陷引发地震46次,最大震级3.2级;水体灾害包括地表水体面积缩减和地下水位埋深下降,地下水位下降8 m以上的区域面积达33 km2;矸石压占对土地利用结构影响较大,但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逆转趋势。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控技术研发,建立矿山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控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