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举国体制进路:经验证据、机理分析、路径优化

被引:16
作者
叶青 [1 ]
李清均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新型举国体制; 国家战略安全; 市场化配置资源;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21.03.018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举措,它既是应对前进道路中各种风险挑战的国之利器,也是更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大创新。经验证据证明,中国共产党在危机治理和社会发展顽疾治理过程中,改革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丰富了新型举国体制的新内涵;机理分析表明,新型举国体制是在严格适用条件下形成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其本质要求就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任务;路径优化发现,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过程中营造的新发展优势,更需要从慎用资源配置条件、放大体制优势、提升可持续性等三个层面进一步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政策的实践落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J].
刘建丽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1, 35 (01) :1-10
[2]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五大重要领域 [J].
何虎生 .
国家治理, 2020, (42) :14-18
[3]   大群体冲突、风险感知与应急决策质量的关系研究:决策犹豫度的调节作用 [J].
徐选华 ;
马志鹏 ;
陈晓红 .
管理工程学报, 2020, 34 (06) :90-99
[4]   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J].
张杰 ;
金岳 .
河北学刊, 2020, 40 (05) :138-151
[5]   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 [J].
薛澜 ;
刘冰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1) :10-14+129
[6]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民日报.2020,
[7]  
市场、政府治理与中国的经济转型.[M].张军; 主编.格致出版社.2013,
[8]  
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美) 诺思;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  
利维坦.[M].[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