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策文化及其对政策科学本土化的价值

被引:9
作者
胡象明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策科学; 政策文化; 传统文化; 本土化; 中国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策科学本土化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政策观。道家的自然主义政策观、儒家的中和主义政策观和法家的权治主义政策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关于政策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为推动当代中国政策科学的本土化,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些传统政策文化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以便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传统政策文化对于政策科学本土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政策科学本土化研究提供翔实的思想资料、丰富的历史经验、可资借鉴的行为模式、中国人特有的价值伦理和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政策科学的话语指向 [J].
陈振明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5) :26-32
[2]   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困境及其本土化出路 [J].
徐湘林 .
公共管理学报, 2004, (01) :22-27+94
[3]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策科学 [J].
徐湘林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184-190
[4]   政策科学的中国化与理论创新 [J].
胡象明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 (01) :10-11
[5]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 陈先达. 光明日报. 2015 (001)
[6]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N]. 陈来. 光明日报. 2014 (016)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 2014
[8]  
韩非子.定法 .2 韩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