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径、技术密度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基于17个行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12
作者
刘兰剑 [1 ,2 ]
王晓琦 [1 ,2 ]
机构
[1]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
[2]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自主研发; 协同创新; 非研发创新; 创新路径; 国际竞争力;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20.10.019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1 [企业体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自主研发、协同创新和非研发创新三种创新路径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引入交互项分析技术密度在两者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主研发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高技术制造业与自主研发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优于中低技术制造业;协同创新路径对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但中低技术制造业对协同创新与竞争力间关系的刺激作用更强;非研发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技术密度越高对非研发创新与竞争力间关系的刺激作用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1+141 +1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 [J].
刘磊 ;
刘晓宁 .
科研管理, 2018, 39 (08) :34-42
[2]   生产性服务投入、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J].
杨仁发 ;
汪青青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 40 (09) :62-75
[3]   内外部知识源化、非研发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J].
陈恒 ;
侯建 ;
陈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 (08) :60-69
[4]   研发创新、非研发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化——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 [J].
李子彪 ;
孙可远 ;
赵菁菁 .
技术经济, 2017, 36 (11) :7-15
[5]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的经验研究 [J].
许和连 ;
成丽红 ;
孙天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0) :62-80
[6]   外部知识源化、非研发创新与专利产出——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J].
侯建 ;
陈恒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3) :447-458
[7]   产业创新的路径选择:自主研发、协同创新或技术引进 [J].
文玉春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 39 (02) :47-57
[9]   人口红利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J].
于明远 ;
范爱军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37 (02) :3-11
[10]   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 [J].
黄群慧 ;
贺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