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季高架对流个例初步分析

被引:47
|
作者
俞小鼎
周小刚
王秀明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关键词
高架对流; 条件不稳定; 条件对称不稳定; 俘获重力波; 倾斜对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3 [个例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3个中国冷季高架对流个例进行详细分析,试图揭示中国冷季不同类型高架对流在环境背景、雷达回波结构、产生的天气类型和主要形成机理方面的主要特征,包括共同点和差异。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NCEP分析和雷达回波资料,采用对不同类型多个典型个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给出了中国冷季高架对流的定义,然后分别仔细分析了3个不同类型冷季高架对流个例,探讨他们各自的环境背景特征,生成与发展机理,对他们的相同点和差异进行了对比。3个个例的共同特点是斜压性和深层风垂直切变都很强,对流发生区在地面锋面冷区一侧数百千米。不同点是前2个个例为条件不稳定结合水汽和抬升触发等条件导致的垂直对流,低层暖平流都很强,但对流有效位能差异很大,对流强度和导致的天气差异很大。第3个个例为条件对称不稳定结合水汽等条件形成的倾斜对流个例,倾斜对流区在地面锋面以北500—600km处,冷垫非常深厚。第1个例子于2012年2月27日发生在华南,最不稳定气块对流有效位能只有100J/kg左右,深层风垂直切变很强,850—700hPa的辐合切变线触发了该高架对流,对流较弱,最强反射率因子在40—45dBz,只产生了雷电、霰和小冰雹。第2个例子于2007年3月30日晚上出现在山东半岛,最不稳定气块对流有效位能达1400J/kg,0—6km风垂直切变(风矢量差)达32m/s,形成数个结构类似超级单体的对流风暴,多个多单体强风暴,和大量多单体风暴,最强反射率因子将近70dBz,导致6个站出现冰雹,其中1个站观测到直径23mm的大冰雹,另1个站点出现21m/s对流大风。其最有可能的触发机制是以泰山为中心的山地激发出来,在低层为稳定层,以上为深层条件不稳定层和强风垂直切变环境下形成的较大振幅俘获中尺度重力波。该俘获重力波可能还对对流生成后对流的组织形态和对流群的整体结构具有显著调制作用。最后1个例子是发生在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范围冰冻雨雪期间1月27日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区域性大暴雪,分析表明,条件对称不稳定导致的倾斜对流是产生此次大暴雪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02 / 91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我国春季冷锋后的高架雷暴特征分析
    盛杰
    毛冬艳
    沈新勇
    蓝渝
    何立富
    [J]. 气象, 2014, 40 (09) : 1058 - 1065
  • [2] 2012年早春河南一次高架雷暴天气成因分析
    张一平
    俞小鼎
    孙景兰
    梁俊平
    吕林宜
    [J]. 气象, 2014, 40 (01) : 48 - 58
  • [3] 2012年早春广西高架雷暴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农孟松
    赖珍权
    梁俊聪
    董良淼
    刘国忠
    [J]. 气象, 2013, 39 (07) : 874 - 882
  • [4] 2012年初春华南“高架雷暴”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吴乃庚
    林良勋
    冯业荣
    刘运策
    邓文剑
    [J]. 气象, 2013, 39 (04) : 410 - 417
  • [5] 锋面北侧冷气团中连续降雹环境场特征及成因
    许爱华
    陈云辉
    陈涛
    张娟娟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02) : 197 - 206
  • [6]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俞小鼎
    周小刚
    王秀明
    [J].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 311 - 337
  • [7] “2003.1”黔东南暴雪天气过程的对称不稳定分析
    池再香
    胡跃文
    白慧
    [J]. 高原气象, 2005, (05) : 792 - 797
  • [8] 一次罕见的山东暴雪天气的对称不稳定分析
    盛春岩
    杨晓霞
    [J]. 气象, 2002, (03) : 33 - 37
  • [9] 一次华北强降雪过程的湿对称不稳定性研究
    王建中,丁一汇
    [J]. 气象学报, 1995, (04) : 451 - 460
  • [10] Observations of Elevated Convection Initiation Leading to a Surface-Based Squall Line during 13 June IHOP_2002
    Marsham, John H.
    Trier, Stanley B.
    Weckwerth, Tammy M.
    Wilson, James W.
    [J]. MONTHLY WEATHER REVIEW, 2011, 139 (01) : 247 -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