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我国贸易模式的实证分析

被引:14
作者
傅京燕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要素禀赋; 贸易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83305 ; 1204 ;
摘要
当今的全球化趋势在导致贸易壁垒不断削减的同时,各国的环境规制却随之不断提升。本文使用世界银行的产业污染排放系统(IPPS)对我国制造业进行细分,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方法,把环境规制因素和要素禀赋因素同时引入到对贸易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使我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这表现为更多地专业化于清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即使总的污染排放有所增加,但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强度会有所下降。但另一方面,贸易开放使外资的流入增加,而资本累积是影响污染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这必将导致我国的制造业结构更多地转向污染产业。因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污染排放必呈上升态势。针对污染排放增加的原因,有效地利用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对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国际贸易中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 [J].
李慕菡 ;
陈建国 ;
张连众 .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10) :102-106
[2]  
迈向新增长方式的中国[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梦奎, 2007
[3]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赵细康著, 2003
[4]  
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Environment. Antiwerler,Copeland B,Tayor M.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