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

被引:118
|
作者
舒国滢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公理体系; 论题学; 实践知识; 情境思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律体系本身不可能如概念法学所想象那样是一个公理体系,法学有自己的“范式”,这些范式是法律共同体经过多年的法律实践积淀而成并通过职业教育传授的基本法律理论、法律信念、法律方法以及规范标准等等。实践性构成了法学的学问性格,法学是论题取向的,而不是公理取向的。如果法学家放弃建立纯而又纯的法律公理体系之梦,而将法律体系看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那么将论题学的“片段性的省察”与公理学的演绎推理方法结合起来完成法律的体系建构和体系解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
    舒国滢
    [J]. 浙江社会科学, 2004, (05) : 38 - 46
  • [2] 共和晚期希腊哲学对罗马法之技术和内容的影响
    徐国栋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 74 - 85+208
  • [3]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J]. 郑戈.北大法律评论. 1998(01)
  • [4]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M]. 法律出版社 , (德)阿图尔·考夫曼(ArthurKaufmann)著, 2004
  • [5] 伦理学方法[M]. 商务印书馆 , 王海明著, 2003
  • [6]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 [7]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 三联书店 , (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3
  • [8] 尼各马科伦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 2003
  • [9] 逻辑、历史与社会[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周超, 2003
  • [10] 法律论证理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RobertAlexy)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