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灵山林区不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被引:68
|
作者
莫菲 [1 ]
李叙勇 [1 ]
贺淑霞 [1 ,2 ]
王晓学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灵山; 森林植被; 水源涵养功能;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森林植被发挥着涵养水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降水的截留与再分配;调节河川径流,调节林内小气候,减小林内地表蒸发,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地表侵蚀等。通过对几种林分各层拦蓄降水和保土功能指标定性评价的基础上,用综合评定法对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和保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出综合功能最好的林分,以期为北京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植被恢复与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在测定东灵山4种森林植被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蓄水和土壤保持功能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定法对4种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截留各不相同,在雨季(69月份)辽东栎林的截留率最大,华北落叶松的最小;枯落物最大持水深以辽东栎林的最大,油松的最小;土壤水文特性各异,0 80 cm土层平均容重以落叶阔叶林的最小,华北落叶松的最大;稳渗速率以落叶阔叶林的最大,油松的最小,初渗速率以辽东栎林的最大,油松的最小。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综合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混交林、辽东栎林、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常绿阔叶灌丛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综合能力评价值(0.1039)比其它植被类型少3个数量级,说明其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明显优于其它植被类型。由此可见,树种组成丰富、林下灌草盖度高、枯落物储量多的落叶阔叶混交林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能力最强,优于单一的阔叶林,而油松林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5009 / 50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和红桦林枯落物持水特征及其截持降雨过程
    莫菲
    于澎涛
    王彦辉
    王晶
    熊伟
    徐丽宏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 2868 - 2876
  • [2] 赤水河下游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物理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丁访军
    王兵
    钟洪明
    潘明亮
    母永秋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3) : 179 - 183+231
  • [3] 缙云山几种林分水源涵养和保土功能评价
    陈引珍
    程金花
    张洪江
    李猛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2) : 66 - 70
  • [4] 丹江口库区主要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刘学全
    唐万鹏
    崔鸿侠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1) : 59 - 63
  • [5] 六盘山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降雨再分配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时忠杰
    王彦辉
    徐丽宏
    熊伟
    于澎涛
    郭浩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 76 - 85
  • [6] 单株华北落叶松树冠穿透降雨的空间异质性
    时忠杰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郭浩
    张雷燕
    董晓红
    [J]. 生态学报, 2006, (09) : 2877 - 2886
  • [7] 云杉截留降雨实验与模型
    王安志
    刘建梅
    裴铁璠
    金昌杰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2) : 38 - 42
  • [8] 湘西南沟谷森林土壤水文—物理特性与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吴建平
    袁正科
    袁通志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1) : 74 - 77+81
  • [9] 森林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朱金兆
    刘建军
    朱清科
    吴钦孝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 30 - 34
  • [10]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
    韦红波
    李锐
    杨勤科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4) : 489 -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