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研究的主要学派与整合框架:学习型产业区的理论建构

被引:21
作者
苗长虹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产业区;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系统; 学习型产业区;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6.06.02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产业区”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而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伴随着研究的深入,相继形成了一些侧重点有所不同的理论学派,如弹性专业化学派、新的产业空间学派、创新环境学派、产业集群学派、区域创新系统学派、第二级城市学派等。本文重点阐释了各个学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分析了各个学派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学习型产业区的理论建构而对这些学派进行互补、整合的基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马歇尔产业区理论的复兴及其理论意义 [J].
苗长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4, (01) :1-6
[2]   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J].
苗长虹 ;
樊杰 ;
张文忠 .
经济地理, 2002, (06) :644-650
[3]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 - 商务印书馆 , (英)高登·克拉克(GordonL.Clark), 2005
[4]  
当代资本主义[M]. - 重庆出版社[英]J.罗杰斯·霍林斯沃思(J.RogersHollingsworth), 2001
[5]  
Neo-Marshallian node in global networks .2 Amin A,Thrift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 1992
[6]  
Milieux innovateurs en Europe .2 GREMI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