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构建、测度与比较

被引:65
作者
余江 [1 ]
叶林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新型城镇化; 城镇比率; 城镇化质量; 资源环境;
D O I
10.14086/j.cnki.wujss.2018.02.015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中国2020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目标,综合专家群决策的网络分析法和基于变异系数的因子贡献法,构建三层次四维度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和各省市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测度和比较。结果发现:(1)新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较快,但各主要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城镇化速度远高户籍人口城镇化,资源环境水平严重滞后且差距持续扩大;(2)中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并且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和短板各不相同;(3)中国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可以划分为质量同步、质量超前和质量滞后三类7种组合,超过一半的地区存在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率的情况,质量滞后仍然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基于2003—2014年31个省市的空间差异研究 [J].
蓝庆新 ;
刘昭洁 ;
彭一然 .
南方经济, 2017, (01) :111-126
[2]   基于群决策网络分析法的中国“两型社会”综合评价 [J].
余江 ;
张凤青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 32 (03) :284-287+307
[3]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 [J].
张引 ;
杨庆媛 ;
李闯 ;
杨孟禹 .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79-86
[4]   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 [J].
陆大道 ;
陈明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179-185
[5]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 [J].
吕丹 ;
叶萌 ;
杨琼 .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09) :72-78
[6]   人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特征及其可能路径 [J].
徐选国 ;
杨君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2) :15-20
[7]   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星系”模型及其评价体系 [J].
徐林 ;
曹红华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1) :65-74+140
[8]   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J].
蓝庆新 ;
陈超凡 .
财经研究, 2013, 39 (12) :57-71
[9]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 [J].
倪鹏飞 .
江海学刊, 2013, (01) :87-94
[10]   “善治”理念下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过程创新研究 [J].
郝文升 ;
赵国杰 ;
黄浩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1) :87-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