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特征分析

被引:15
|
作者
郁珍艳 [1 ]
张依慈 [2 ]
何立富 [3 ]
李泽椿 [3 ]
机构
[1] 浙江省气候中心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华北冷涡; 强对流天气; 中尺度对流系统;
D O I
10.13577/j.jnd.2012.0414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2008年6月23日形成于冷涡成熟阶段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特征,得到:(1)MCS发生发展过程中,高空强垂直风切变维持,低层垂直风切变迅速增大。(2)湿Q矢量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强了上升运动和次级环流,前者的增大对MCS的发展起了更大的作用。(3)雷达图上弱回波区、回波悬垂结构、三体散射现象、大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及低层速度图上的气旋式辐合的出现是冰雹发生前的有利信号。(4)湿斜压性及风垂直切变增大可能会促发MCS发生。地面风场辐合和水汽辐合加强了MCS的发展。对流层中高层干冷空气的侵入,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和冷空气影响下滇西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鲁亚斌
    张腾飞
    徐八林
    杨明
    周国莲
    索渺清
    寸灿琼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2) : 201 - 206+258
  • [2] “伊布都”台风影响云南的暴雨过程分析
    郭荣芬
    鲁亚斌
    李燕
    海云莎
    高敏琪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5, (05) : 784 - 791
  • [3] 阿克苏北部暴雨和冰雹湿位涡对比诊断分析
    杨莲梅
    杨涛
    [J]. 气象, 2005, (09) : 13 - 18
  • [4] 东北冷涡诱发的一次MCS结构特征数值模拟
    陈力强
    陈受钧
    周小珊
    潘向党
    [J]. 气象学报, 2005, (02) : 173 - 183
  • [5] 非地转湿Q矢量在云南冬季强降水中的分析应用
    郭荣芬
    李英
    杨向东
    周翠芳
    [J]. 气象, 2005, (02) : 12 - 16
  • [6] 非地转强迫对Fitow(0114)暴雨的影响
    李江南
    闫敬华
    魏晓琳
    吴池胜
    侯尔滨
    王安宇
    [J]. 气象学报, 2005, (01) : 69 - 76
  • [7] 华南前汛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蒙伟光
    王安宇
    李江南
    冯瑞权
    梁嘉静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 73 - 77
  • [8] 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 Ⅰ.引发暴雨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孙建华
    赵思雄
    [J]. 大气科学, 2002, (04) : 541 - 557
  • [9] 我国南方MCC的涡度、水汽和热量收支平衡
    康凤琴
    肖稳安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1, (03) : 332 - 339
  • [10] 一次东北冷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
    姜学恭
    孙永刚
    沈建国
    [J]. 气象, 2001, (01) : 25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