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储能实现商业化发展

被引:10
作者
张静
机构
[1]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关键词
储能; 商业化; 市场机制; 价格策略; 辅助服务; 需求响应; 价值叠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我国储能产业正处于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其中在辅助服务市场和用户侧的应用已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具备商业化基础,但同时也分别存在应用市场狭小与盈利模式单一、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问题。作为新兴技术,储能在商业化道路上仍面临多种挑战,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价格策略来实现其多重应用的商业价值,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确立了储能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明确了储能的发展要与电改相结合。结合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及配套文件的发布,辅助服务和电力需求侧管理(需求响应)领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为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和用户侧储能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实现价值叠加提供了依据和支持。同时也要看到,储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毕竟是一种新的模式,必然要经历一个与市场深度磨合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浅析储能对推进电力系统转型的作用——《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J].
胡泽春 .
电器工业, 2017, (11) :45-48
[2]   储能经济性研究进展 [J].
刘畅 ;
徐玉杰 ;
张静 ;
胡珊 ;
岳芬 ;
丁捷 ;
陈海生 .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 6 (05) :1084-1093
[3]   储能在发电侧调峰调频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 [J].
刘冰 ;
张静 ;
李岱昕 ;
宁娜 .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6, 5 (06) :90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