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可能性之悖

被引:1
作者
陈娜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不合理; 既有刑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规范责任论的产物,是大陆法系犯罪成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结合我国刑法理论分析,由于期待可能性理论和我国刑法理论难以找到契合点,同时考虑到其作为一种补偿性的超法规的评价因素,本身便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因素,在当今的危险社会,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已经没有太大的适用必要性。期待可能性所要实现的合理目标,可通过立足我国既有刑法理论,探寻现有刑法规范中的相关人性设计,完善部分立法来得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利维坦[M]. 商务印书馆[英]霍布斯(Hobbes) 著, 1985
[2]  
刑事责任论[M]. 法律出版社 , 冯军著, 1996
[3]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 [J].
丁银舟 ;
郑鹤瑜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 (04) :57-62+93
[4]   “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 [J].
游伟 ;
肖晚祥 .
政治与法律, 1999, (05) :22-27
[5]  
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日]大塚仁 著, 1993
[6]  
实证派犯罪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意)恩里科·菲利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