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还是承认——一种复合的教育正义观

被引:31
作者
吕寿伟
机构
[1]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正义; 分配正义; 分配范式; 承认范式; 羞辱; 蔑视;
D O I
10.14082/j.cnki.1673-1298.2014.02.007
中图分类号
G40-059.1 [教育伦理学];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随着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和繁荣,分配正义几乎成为唯一被信任和推崇的正义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正义也一直被分配的范式所垄断,分配范式的教育正义旨在解决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占有。但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是消除不平等,而是避免源于承认期待伤害的羞辱和蔑视代表着教育正义的规范目标;不是分配平等或物品平等,而是对尊严的平等承认构成了教育正义的核心范畴。显然,由羞辱和蔑视所引发的教育不正义是分配正义所不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承认的正义予以矫正。因此,分配的方案并不能单独完成教育的正义规范功能,教育正义的完备方案必须由分配范式和承认范式共同型构,以形成出一种复合的教育正义观。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D].柳谦.南京师范大学.2008, 11
[2]   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 [J].
阿克塞尔·霍耐特 ;
胡大平 ;
陈良斌 .
学海, 2009, (03) :79-87
[3]   承认的形式以及教育意义 [J].
金生鈜 .
教育研究, 2007, (09) :9-15
[4]  
分配正义简史.[M].(美) 弗莱施哈克尔 (Fleischacker;S.) ; 著.译林出版社.2010,
[5]  
人的境况.[M].(美)汉娜·阿伦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  
为承认而斗争.[M].(德)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Honneth)著;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