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刑程序改革:误区与正道

被引:51
作者
左卫民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量刑程序; 量刑模式; 实体性改革; 程序性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3 [刑罚的运用];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对抗化的量刑程序改革试点效果不尽如意,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制度改革所赖于支撑的理论根据。该理论认为,量刑制度的主要问题是量刑程序不公正,解决之道是借鉴英美模式,建立对抗式量刑程序。然而,真正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乃至广泛质疑的是量刑不均衡与量刑僵化问题,这主要是实体法问题;认为英美法系在传统上采用对抗式量刑程序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英美法系量刑制度与实践的误读。未来的量刑制度改革应以实体性改革为主,程序性改革为辅;而在量刑程序改革方面,不宜大改,可以小改或微调。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量刑程序改革的模式选择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10, 32 (01) :126-133+135
[2]   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9, (01) :163-179
[3]   定罪与量刑程序分离之辩 [J].
陈卫东 .
法制资讯, 2008, (06) :29-30
[5]  
量刑程序改革的文化思考[N]. 张国香,张建伟.人民法院报. 2009 (004)
[6]  
陪审制度与辩诉交易[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陈碧, 2006
[7]  
美国刑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储槐植, 2005
[8]  
罪刑均衡实证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白建军著, 2004
[9]  
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EllenHochstedlerSteury), 2002
[10]  
Foreword: Beyond Blakely and Booker: Pondering Modern Sentencing Process[J] . Douglas A. Berman.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1973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