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磺酸钠;
冠心病;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膜糖蛋白3.3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和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第1天1例用药结束时出现头晕,随后症状消失,余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4讨论CHD与中医学“胸痹”、“心痛”相类似,可归属于“卒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CHD病性总属本虚标实,虚为气虚、阴虚、阳虚而心脉失养;
实为寒凝、气滞、痰浊、血瘀痹阻心脉,而以血瘀为多见;
心脉痹阻为其主要病机。丹参具有活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功效,临床常用于内科胸痹、心痛的治疗。现代研究证实丹参具有抗缺血缺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和抗血栓形成作用,临床上常用于CHD的治疗[6]。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的衍生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减轻心肌肥厚、保护心肌等作用[7-9]。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CHD疗效观察,大多是体外实验,临床观察主要以症状、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为主[10-11]。我们在此基础上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观察其抗血小板活化的疗效。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当血管内皮损伤、血流改变或受到其他刺激时,血小板即由静息状态变为功能状态,称为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膜糖蛋白迅速出现分子结构变化等生化反应,导致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同时发生释放反应,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这些糖蛋白在数量、质量和空间构象上发生显著变化,成为血小板活化的检测标志物。PAC-1、CD42b、CD62p、CD63均被认为是特异性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12]。本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明显改善CHD患者血液黏度,降低血浆Fg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CD63及PAC-1的表达、升高CD42b的表达,并且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活化可能;